对话顺昌路:一次城市策展的尝试 A City Curating Attempt

顺昌路,北起太仓路,向南经崇德路、兴业路、自忠路、复兴中路、合肥路、建国东路、永年路,迄于徐家汇路,长1302.4米,宽14.5-15.1米。筑于1901年,自忠路以北路段,原称桂林山路,自忠路以南路段,因路西侧有菜市场,曾称菜市路,1946年全路以福建顺昌县命名至今,居民住宅多为新旧式里弄。
—— 《上海市卢湾区地名志》,1990年出版
顺昌路是上海市中心历史风貌区内一条引人关注的街道,特别是近年来,在上海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从企业到个人,从商业到文化艺术界,从当地居民到网友,越来越多的目光汇集在那里。
过去30年,上海的发展已经到了国际大都市的阶段。从城市的硬件水平来评估,丰富和有历史传承的建筑肌理与高效、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已经向海内外证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来自上海世博会的判断。
在一座城市硬件充沛的条件下,市民以及来自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朋友们,可以如何进一步参与城市建设呢?我和我的空间设计事务所,倡导“城市策展”这一思路,尝试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作出回应。

开幕日策展人导览
城市策展,是一种新形态的尝试,既需要城市研究的洞察力,也强调融入当代艺术的创造性。城市策展也是新话题和大议题,有很多的层次和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在上海,就从对顺昌路的研究开始。
首先,我们认为街道是公共空间。顺昌路烟火气十足,店铺生意兴隆。上街“兜一兜”,格外有趣味,左邻右里的故事和不同时代建筑的肌理,还有隐藏的秘密,都存在这一片独特的空间里。文艺,也是顺昌路基因中的重点,曾经位于顺昌路520-560号的上海美专哺育了一代代艺术家,他们当中很多人的艺术之路正是从这条街开启的。
我们认为,如果把顺昌路比作一件艺术品,那么街上的店家和居民都是创作者,一路走来,是他们塑造了这处与众不同的公共空间。因而,在展览中去呈现和认可街道的公共属性及其宝贵的精神作用与文化传承是至关重要的。

“顺昌路,一个对话的机会”环宇荟展览现场
循着这样的认识,我们以这条有120年岁的老街作为策展的出发点,邀请艺术工作者、居民创作者和城市研究者与其对话,最终形成了“顺昌路:一个对话的机会”这个城市策展计划——包括两场展览、四家店铺的参与以及后续的活动项目。
在顺昌路研究展的展厅里,上海城市考古创始人徐明展出了他对顺昌路的航拍,直观地体现街道和建筑的概貌;抖音账号“上海人物故事”的创作者陈真,展出了她用影像记录的顺昌路人物特写;我们还展出了建筑师王禹惟描绘的顺昌路图景,一种兼具动画和建筑师个人趣味的当代繁华图。由澎湃新闻市政厅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策划的“你的地方·漫步|百年顺昌路”纪录短片,也纳入在展览当中。
在街道上,四家本地铺店:人民照相馆、老山东炒货、和平美发厅、盛兴百年老店,构成了此次城市策展计划中最鲜活的场景。我们在人民照相馆内策划和设计了影像展,聚焦人民照相馆的图像实践。我们意识到,今天的人民照相馆其实是站在快消图像的对立面,因而展览意图反映照相馆的独特性——跨越几十年的老顾客的私人相片和故事,以及照相馆三代摄影师顾云兴、殷孟珍、黄沫华的薪火相传。此外,人民照相馆馆长陈林兴先生,展出了他宝贵的老照片修图工具箱——这与今天的修图软件截然不同。

“顺昌路,一个对话的机会”人民照相馆展览现场
本次项目得到了中海地产城市焕新计划的支持,城市更新中的设计方与开发方一起探寻如何在城市更新中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的价值——比如,为老山东炒货、盛兴百年老店提供的包装袋包装盒设计,是一个萌芽似的开始。我们为和平美发厅发起的接班“掌门人”招募计划,意在探讨如何焕新和传承以服务为导向的本地老店。

和平美发厅接班人招募海报
这些内容在当代艺术展览中似乎并不常见,也与景观式、沉浸式的商业和娱乐展览不同。我们希望通过城市策展引发对城市和艺术的思考,当我们对一件事、一条街、一段历史产生了思考,彼此达成共识的机会便增多了。终归,这种软实力,是我们在今天是亟须构建的。
(图/文:王懿泉,《顺昌路:一个对话的机会》策展人、居住在上海的策展人和艺术家、活络空间设计事务所合伙人)
本文发表于澎湃新闻报道
出版日期:2021年8月13日
作者:王懿泉
本文谈及的展览信息:
展览:顺昌路研究展
地址:黄浦区黄陂南路838弄中海环宇荟地上一层L130/L131
展期:2021年7月30日-12月31日
展览:人民照相馆特展
地址:黄浦区合肥路101号人民照相馆
展期:2021年7月30日-12月31日 10:00-16:00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in Chinese and hasn't been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or other languages.